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提升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按照学校的安排,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于3月18日下午顺利开展了2023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项目中期考核工作。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人钟文辉、教学督导郑铁松、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邓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人事处处长殷飞、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秦红益、科研与社会合作处副处长祁祺参加现场考核工作,考核对象为李峰泉和李阳两位老师。
考核会上,培养对象李峰泉、李阳老师分别结合各自项目的开题报告《淀粉基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和《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红藻门系统发育分析及叶绿体基因组中IR区变异探究》,从师德师风、课题研究内容和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论文发表情况、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充分展示了培养对象在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科研导师邓欢教授首先介绍了李峰泉老师的科研课题情况,结合专业基础和科研专长,最终确定了以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究为研究方向。他还详细介绍了其在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包括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教学能力提升、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后续将集中精力与相关公司洽谈进一步推进项目研究工作并获取横向支持,争取取得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邓欢教授的发言不仅体现了对青年教师的悉心指导,也展现了学院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的扎实举措。
考核工作小组在听取培养对象与科研导师的现场汇报后,进行了深入研讨与综合评定。学院负责人钟文辉教授充分肯定了培养对象在科研能力提升、科研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感谢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希望继续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指导,确保培养对象具备独立开展高水平科研的能力,并对培养对象的汇报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点评。
教学督导郑铁松教授表示,科研导师的指导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导师们的辛勤付出为学院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帮助、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进一步加强导师和培养对象合作,聚焦研究课题内容,加快科研成果产出,促进学科间的合作与创新。
人事处处长殷飞指出,青年教师是学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次考核旨在全面评估培养对象在培养期中段内的科研进展及导师的培育成效,确保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殷处长感谢指导教师的指导,并进一步解读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的保障措施。
本次中期考核工作不仅是对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实施效果的阶段性检验,也为后续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生科院将以此次考核为契机,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